必一运动

轻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地皮继承:请叫我天景之主! > 第117章 未来重点项目备忘录
    “老板,”阿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郑重,“必一运动目前的财务状况,您比谁都清楚,是真的非常紧张。”

    她指尖点了点桌面,似乎那里有一份无形的账本。

    “银行那笔五百万,是雪中送炭,是用来应付工地突发状况,或者投入到像人造沙滩那样能快速见到回报的关键项目上的,不是这么烧着玩的。”

    “您看,光是人造海滩那边初步预算就已经划掉了一百万,添置各种躺椅遮阳伞单人淋浴室的钱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,咱们园里现在大几十号员工,每个月的工资、社保、奖金……哪一项不是雷打不动的固定支出?”

    阿锦现在身兼财务总监,对景园的每一分钱进出都了如指掌,数字在她脑子里清晰得如同刻印。

    马小簧也在一旁猛点头,脸上写满了“老板三思啊”。

    “好吧好吧,”陈明看着阿锦严肃到像是要去讨债的表情,再瞟了眼马小簧那快要哭出来的无奈眼神,刚才那股“天才”的劲头瞬间瘪了下去。

    他干咳两声,试图挽回一点点作为老板的颜面。

    “我就是……嗯,提个初步构想,一个大胆的设想!”

    “就当是……为咱们景园的辉煌未来,提前做个战略规划!对,提前规划,未雨绸缪嘛!”

    毕竟不是专业搞财务和基建的,一时头脑发热考虑不周全,也……也情有可原。

    还好,还好他从善如流,不是那种听不进劝的霸道总裁。

    “那这样,阿锦你先帮忙记下来,在咱们那个‘未来重点项目备忘录’里添一笔,等以后……以后咱们财务状况彻底好转了再说!”

    陈明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。

    阿锦心里暗笑,老板这台阶下的,还挺像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她心里也清楚,老板这个“闲暇套餐”的点子其实相当刁钻。

    一张车票加一张门票,总共四十五块。

    里面包含了十块钱的车票和三十五块的门票。

    对比乡下到县城动辄十五块以上的单程车费,这套餐简直是“亏本大酬宾”。

    虽然闲暇套餐只管来不管回。

    但这正是这个套餐设计里的“钩子”。

    游客来了,玩得尽兴,想回家?要么花高价单买乡镇班车票,要么……再买一份四十五块的闲暇套餐。

    买套餐吧,又多出来一张暂时用不上的门票。

    这门票(目前还没有使用期限限制)是真金白银买的,扔了可惜。

    可你想下次再用掉它吧,又得琢磨着怎么再来县里,一来二去,买套餐似乎成了最“划算”的选择。

    除非真有客人铁了心只坐单程车回去,否则很容易就陷入这个“再来一次”的循环。

    简直是营销鬼才,就是太费钱了。

    “好的,老板,我记下了。”

    阿锦郑重地点点头,总算是把这尊大佛暂时劝住了,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。

    ………..

    闲暇特色食堂。

    菜姨正戴着老花镜,仔细核对着今天的食材采购清单,眉头微微蹙着,像是在思考哪个菜品更受欢迎。

    她年轻时也是正经跟着大饭店师傅学过手艺的,看懂这些单子自然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“菜子!”

    一个略显粗厚的嗓音响起,严叔从食堂的后门探身进来。

    考虑到食堂运营的独立性和菜姨工作的特殊性,陈明特意在食堂二楼给她清理了一间小办公室,方便她管理账目和菜单,不过接待大厅那边依然保留着她的工位。

    “老严,今天风把你吹来了?”

    菜文娇放下手里的单子,抬头看向来人。

    严叔,也就是严广安,手里还提着一个包装不错的酒瓶子,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这不是咱们那‘闲暇一条街’要招募小吃摊主嘛,有个老街坊托我,给这边递个话,顺便送两瓶意思意思。”

    严广安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点无奈。

    他在陈明这些小辈面前总是沉默寡言,一副可靠长辈的模样。

    但在菜文娇这样的同辈老伙计面前,话匣子就容易打开。

    “我看,你是专门来提醒我吧”

    菜文娇眼神锐利,一下子就看穿了。

    “金家大姐的名字,我看见在这次的考核名单里了。”

    她轻轻摇头,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。

    当年老闲暇景园关门后,无处可去的菜文娇和严广安,带着大柱小柱两个孩子,从员工宿舍搬了出来。

    在清水县城里租了个小小的两居室落脚。

    而金家,就是他们当时对门的邻居。

    “金大姐那手艺,我是知道的,好得很。按理说用不着这样特意让你我给她送酒疏通。”

    这才是菜文娇真正感到有点奇怪的地方,金家人的实在她是了解的。

    闲暇景园新规划的“闲暇一条街”,为了尽快聚拢人气,搞活商业氛围,正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有特色、手艺好、讲卫生的各式小吃摊主。

    食材方面,为了保证品质和安全,会由景园这边统一按需采购配送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“金家的人你也清楚,实在,太懂感恩了。”

    严广安叹了口气,把酒放在旁边的空桌上。

    “这么多年了,也不是一次两次这样了,人情世故上,他们总怕亏欠了别人。”

    “你放心,这事儿我心里有数。考核是考核,人情是人情。你该怎么审就怎么审,能过就让她凭手艺过,不合格就是不合格,不能坏了规矩。”

    “这事儿,我私下也已经跟小陈明打过招呼了,让他不用看我面子。”

    私下里,他们这些老员工还是习惯叫陈明“小陈明”,带着长辈对晚辈的亲昵。

    但在公开场合,尤其是在其他员工面前,为了维护园长的威严,他们都会规规矩矩地称呼“陈总”或“老板”。

    “嗯,我知道分寸。唉,想想真是快啊,不知不觉,都过去这么多年了。”

    菜文娇从凳子上站起身,走到窗边,目光投向楼下。

    这里是特色食堂的二楼,视野不错,能看到下面广场上来来往往、充满活力的游客。

    隔壁的金家,是街坊邻里都知道的困难户。

    一个要强的金大姐,独自拉扯着三个孩子。

    金大娃和金二娃是男孩子,只有最小的金三娃是个闺女。

    孩子们的父亲,是一位因公殉职的警察,真正的英雄。

    虽然这样的家庭,国家有相应的抚恤和补助,但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半大孩子,日子过得有多艰难可想而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