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一运动

    赵斌的青词呈到乾元帝跟前,光是第一眼,乾元帝眼边的褶子就开了,一目十行看下去,皇帝的脸愈加辨不出喜怒,他甚至看了一会,放下青词歪着身子靠在椅子上坐了一会,然后又拿起来看了一遍。

    彭举和钦天监监正蒋硕,还有高林甫等人见了皇帝这架势,都有些摸不着头脑。

    方才皇上已经将高识檐的青词狠狠夸耀了一遍。

    高识檐家学渊源,自幼出类拔萃,十七岁便开始在各大祭祀上撰写青词,这么多年从未出过差错。

    武成王的儿子赵斌……?

    他是什么功名?

    他是什么才学?

    把他跟高识檐这等殿试前五名的天下才子并齐,一起撰写青词,就已经是抬举他了。

    更何况,乾元帝还是先看的高识檐的青词。

    彭举冷哼一声,视线不禁瞥了一眼,错他一个身位的付长林。

    一会可有好戏看喽!

    高林甫、赵俨眼中同时闪过戏谑,战战兢兢守在封地、逢年过节无数财宝送入京城上下奉承的武成王藩位,与隔了一层的堂兄弟之情,在饱经裂痕之后,终于是要完了么?

    心里有底,在皇帝旁边伺候的赵小脚将这些人,这些朝臣,须臾之间的表情变化全都看在眼里。

    他不着痕迹地给皇帝倒了一杯,掌握了几十年温度刚刚好的茶。

    轻声唤了一句,“陛下,口渴了吗?”

    就连太子赵奕都提着根神经,时刻关注着老皇帝的每个微表情。

    “呼……”

    乾元帝重重呼了一口气,似是放松,又似是欣慰。

    再抬眸,年过五十好几的乾元帝,眼底清明一片,“好!好啊!必一运动皇家终于是出来个名副其实的才子!大才子!”

    “???”

    “!!!”

    只这么一句话,就把高林甫、彭举等人的神经砸懵了。

    赵俨更是,眉宇拧成一团,好不遮掩地诧异错愕。

    赵奕挑眉,仪态端方地淡笑了下,“父皇,这是赵斌堂弟的青词,写的还行……?”

    太子问的委婉。

    皇帝给出的赞赏却是十分直接,皇帝狠狠拍了一把桌子,“何止看得过去!简直不输高识檐!我何曾知道斌儿有如此才学!武成堂弟瞒的也太紧了!奕儿,你过来看看,看看你斌儿堂弟写的这个青词!”

    “他可太懂朕了!”

    “朕登基三十年,为天下江山,为大宴黎民操碎了心,还从未有人将朕的辛苦说的如此透彻!”

    赵奕愣住。

    赵斌的才学竟真的这么出挑?

    不过是个举人,竟连青词这种,寻常学子很难掌握的宗庙语言发挥的这么……出彩?

    太子赵奕飞快站到皇帝身后。

    祁王赵俨开口道:“父皇,赵斌也是儿臣的堂弟,他考取举人本就优秀,儿臣还真没看过他的文章呢!”

    一篇青词,完全站在乾元帝个人角度解读。

    诉说他这些年多么,多么辛苦,天下之所以不安定,那都是底下人的阳奉阴违惹得祸,是老天爷看不下去,特地以这种方式来告诉皇帝,只要乾元帝他好好表现,以后定然风调雨顺。

    大宴四海平定,百姓安居乐业。

    赵奕站到皇帝后头,看了几行青词上内容愣住了下。

    赵俨看他喉头阻涩,不禁也抻长了脖子往皇帝手边看,他凑过来,高林甫等人也不禁好奇。

    乾元帝摆摆手,露出无比愉悦的面容,“既然都这么好奇,就都过来看看,看看朕这侄儿高才是绝对不输高宰相的儿子,必一运动赵氏皇室多少年了,可算终于再出了个这么出息的……”

    高林甫没动。

    彭举和其他官员倒是忍不住凑了过去。

    数位臣工,同样也是跟太子差不多的反应。

    赵俨觉得嗓子刺挠咳嗽了一声。

    彭举顿时心底咯噔一声,霎望向心跟猫爪似得,一脸不耐烦的赵俨。

    赵斌这青词写的……

    怎么可能跟写了十年的高识檐相比。

    虽然措辞论调都不错,规格也是完全按照要求,但也太拍马屁了些吧!

    整篇青词,全都是在恭维皇帝,半点实用的没有,虽然苍天也给不了什么吏政建议,但书写青词的人可以夹带私货啊!

    哪有像这样的,除了理解皇帝辛苦,就是拍马屁的!

    简直……简直谄媚!

    太子呵呵笑了两声,脸不红心不跳地夸赞道:“斌儿弟弟的文采的确斐然,他完全理解苍天神明对父皇治理江山的辛苦,父皇刚才说的对,武成王叔也的确太客气了些,堂弟有如此才学,竟叫他今年才上京!”

    “若是他早些进京,接受皇室更好的教谕恐怕现在功名不止举人!”

    “太子说的很对啊……”

    乾元帝觉得太子这话简直就是说在了他的心坎上。

    前朝先帝广开恩科,为的就是制衡各地节度使,打压百年间持续做大的世家,可世家大姓们树大根深,龙椅到了他这里,光是每年应付这些朝堂上的老狐狸,都要累死。

    科举科举,科了几十年,还是老样子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寒门倒戈,变成新的世家。

    汹汹朝臣,好像所有人都在跟他作对。

    茫茫科举每年上来多少人?全都是世家指派,多少年都没一个他们赵氏皇庭的人。

    彭举他们自以为算准了,赵斌水平不济,定然会将青词写的一塌糊涂,但他们没算准乾元帝的心理。

    都是皇室赵姓。

    甭管赵斌青词写的实际水平怎么样,就算是一坨屎,只要没实话实说,没扯到乾元帝的胡须在乾元帝的神经上蹦迪,乾元帝都当自家子侄的作业看,更何况赵斌这篇青词,已然将溜须拍马发挥到了极致。

    “太子说的好啊!”

    乾元帝语重心长,语气很是快慰,“诸位爱卿你们快来看看,朕这侄儿的青词,文采斐然用词卓绝,当真好才气!!”

    彭举:“……”

    赵俨:“……”

    其他看了赵斌青词的大臣: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高爱卿,愣着干什么?”乾元帝朝一直没凑堆的高林甫招招手,笑得那叫一个和煦,“宰相你也快来看看,斌儿的青词,是不是全然不输你家高大才子?”

    压根不知赵斌水平如何的高林甫,见其他臣子都面色各异。

    只有太子脸上跟皇帝露出一样愉悦的表情的高宰相,高林甫信步到皇帝身后一看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这就皇帝说的文采卓然?

    这就是太子夸的,若是早在京中教养,成绩绝不止举人功名?

    万年稳健泰山蹦于眼前面不改色的宰相高林甫,高大人,扫了全篇赵斌的青词,一时间喉头竟像是被浊痰堵住,脑海里竟然搜刮不出来合适的话来夸奖,英明神武皇帝陛下的大侄儿!